高级检索
PDF校样浏览软件
投稿系统使用说明
杂志稿约
论文授权书
 

寻求共同发展:责任·转化·革新—大会主席林曙光教授专访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04-16    点击数: 865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3-04-16 20:15

责任  心血管病预防的关键是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

一级预防远远不够,提高整个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是终极目标,使整个社会远离危险因素的“流行”才是根本,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肯定是“越早越好”。

记者:对于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健康转型阶段的中国,如何积极应对疾病流行模式变迁和有效攻克慢病堡垒?
林 曙光教授:去年9月18日,世界心脏联盟主席Sidney C. Smith教授领衔撰写的“挽救可预防的心血管死亡”声明指出:“如果不采取行动,在未来25年内,心血管病负担所造成的花费将使全世界损失47万亿美 元,包括中、低收入国家每年将损失5千亿美元,80%的心血管死亡都在这些国家发生。发展中国家CVD患者死亡年龄较低,正值40~60岁青中年群体最为 严重,这必将对国家发展、社会和谐造成不利影响。这正是中国的真实写照。”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1年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认为最有效的心血管病预防策略是“高危策略”(只针对高危的患者)和“人群策略”(针对全人群)同时并举,两者不可偏废。
减 少心脏病的行动可分为群体层面和个体层面。医生干预的是已患心血管病的高危患者和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如果我们不进行人群干预,预防整个社会发生危险因素的 流行,仅仅干预高危人群,医生只能是越来越忙,越来越累。一级预防远远不够,提高整个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是终极目标,使整个社会远离危险因素的“流行”才是 根本,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肯定是“越早越好”。
心血管病的预防的关键是创建健康的生活环境,例如限盐、禁烟和健康饮食和足够的体力活动等。以往认 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起始于青少年时期,经过数十年才出现临床症状。而去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公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新指南指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该从 孕期就开始,且一直持续到生命终结的全过程,危险因素的“烙印”甚至可以来自胚胎时期。
WHO曾指出,健康60%取决于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占 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占8%。我不是特别同意这一观点,健康确实绝大部分取决于生活方式,但更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变化。环境因素显然不是仅占 17%的比重,有些生活方式因素除非在知晓的情况下,并有足够的意志,自己是根本不能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比如,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技术一方面引发了一场商 业革命,同时也是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我相信据大多数医生都没有意识到,这场革命究竟为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什么。
根据《柳叶刀》杂志2012年7月发布的几项研究报告,全世界大约有三分之一(20多亿)的成年人,每天的活动量不足,全球每年约有530万人因体力活动不足死亡。而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大约也是500万。可以说,体力活动不足等同于吸烟。
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流行根本原因是环境的巨变。以前人类与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作斗争,现在则成为了唯一坐着的生物;加工食品大行其道;高盐摄入;肥胖流行。只有改变环境,改变社会环境,才能有效防治高血压和心血管病,主要是让人人享有健康的生活环境。

转化  疾病管理将填补医疗服务中的空白和不足

我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尤其需要转化视角,不能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管理疾病。

记者:本届大会主题为“从疾病治疗到疾病管理”,应该如何理解这种转变?
林曙光教授:治疗疾病是远远不够的。疾病管理必须包含人群的风险识别、循证医学诊疗、病人自我管理、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等。
疾 病管理通过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详细的管理计划,以循证医学方法为基础,对于疾病相关服务提出各种针对性的建议、策略来改善病情或预防病情加 重,并在临床和经济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力争达到不断改善目标人群健康的目的。制定支持医生和病人交流的合作模式。对病人进行医疗知识教育,帮助病人改变生 活方式。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持续评估。疾病管理将填补医疗服务当中的空白和不足,通过加强医患的沟通,提高患者的医疗知识,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 控制心血管病的蔓延。
胡大一教授近些年提出的在中国应大力开展的心脏康复结合二级预防的服务模式,就是一种疾病管理模式,也包括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培训,生活方式改变指导、循证用药,生活质量评估与改善和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等。
疾 病管理为医疗服务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一方面,可提供服务来填补现有医疗体制的空白,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另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有效 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展,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投入,但是却降低了长期的治疗慢性病的费用。疾病管理不以单个病例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 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在欧美国家,疾病管理目前是一项医疗服务,我国可以进行积极的探索。确实,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患者,每位患者诊 疗时间只有几分钟。一方面要望闻问切写病历开处方,另一方面又要应对患者的各种问题,实难两全。但如果患者不能充分了解自身病症,不能获得足够的知识,依 顺性等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我国的医疗服务一方面积极探索疾病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也要努力管理心血管患者,强调改变不良的生 活方式,有效减少疾病危险因素,减少用药,控制医疗保健成本,节约社会卫生资源。

革新  不竭动力促进全民心血管健康

从源头上探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针对性地控制疾病发生。

记者:本届大会还将做好全民健康理念转化工作,表现哪些方面?
林曙光教授:本届会议更多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
第一,心血管疾病预防,我们汇集了国内外的专家共同探索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发展的趋势,由此调整我们未来疾病防治的策略,将防治战线“下移”到基层社区,这也是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关于提升基层社区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有力响应。
 第二,从源头上探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针对性的控制疾病的发生。我国心血管流行病学在不同疾病上存有一定差别,针对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的趋势去探索疾病不同发生的机制,将有助于从源头去遏制疾病的发生或恶化。
第三,强调基层医生的培训。我们将传递给基层医生心血管病防治的一些策略和成熟经验,以提升社区心血管防治的水平。
第四,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提升解决关键问题的治疗水平。把新技术、新方法通过会议把新技术传递给代表,提高各地的医疗水平的平衡。
第五,通过临床实践拓展和推广临床治疗的标准。制定的各种治疗的临床路径、治疗标准,通过会议将技术或经验推广到全国,提升全国诊治心血管疾病的整体水平和综合能力。

版权所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粤ICP备09028423号
Email:tanning100@vip.163.com 网址:http://www.jcd.org.cn
地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二楼233室 邮编:5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