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PDF校样浏览软件
投稿系统使用说明
杂志稿约
作者承诺书
 

区域协同模式有助提高急性心梗救治水平

作者:    发布时间: 2013-04-16    点击数: 756    来源:

发布时间:

2013-04-16 20:23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 向定成

急性心梗救治面临多重问题

2010年10月,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和心胸外科学会将首次就诊到球囊扩张时间(FMC-to-B)的标准设定为120 min,而2013年美国指南将FMC-to-B进一步降低至90 min以内。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时间(D2B)仍在112 min左右,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大医院胸痛急救反应速度慢,而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技术水平不高,急救能力 弱,双方都没有充分发挥彼此的优势,有效整合急救资源,未能形成一个统一高效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因此,探索区域协同救治的新路子,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 源,完善各学科和各级医疗急救机构共同参与、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区域协同急救网络,尽量缩短抢救半径,使每个胸痛患者能在最短时间、最短距离得到最有效的救 治,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初显优势

所谓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立以能进行急诊PCI治疗的大医院为中心,建立起协同救治的快速反应机制,使STEMI患者发病后能在最短时间内被转运到合适医疗机构接受指南所推荐的最佳治疗。
纵 观美德两国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领域取得的成绩的,根源似乎在于胸痛中心的建立,但真正发挥缩短从发病到救治或FMC-to-B时间的是:两个国家均依托已 经建立的胸痛中心,以州为规划单位,统一协调,建立了覆盖全州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该网络的核心是依托大医院的胸痛中心为技术支持中心,为每一家基层医院 制订了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胸痛患者的转诊方案,原则上是就近转诊,但若最近的医院导管室不可用或交通堵塞,将进入次选转诊医院,同时在患者开始就诊后即启 动网络内的联动机制,大医院的胸痛中心将为患者的到来进行相关准备,如空出导管室、按需准备抢救设备、相关专家等。区域协同救治方案已经使美国部分州的胸 痛中心FMC-to-B时间缩短到90 min以内甚至接近60 min,而德国的FMC-to-B时间多在90 min以内。

区域协同救治广东经验

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才刚刚起步,也缺乏区域协同救治的基本理念和模式。广州总医院率先进行了区域协同救治STEMI的探索,该院利用规范化胸痛中心的快速反 应机制为平台,通过远程实时传输12导联心电图与30余家基层医院共同建立了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制订了区域内协同救治STEMI的流程图以及再灌注策略的 实施条件和时机,包括根据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转运至总医院所需要的时间以及总医院导管室的使用情况等决定是否采用就地溶栓、转运 PCI或溶栓后再转运的具体再灌注实施策略。只要患者进入区域网络内的任何基层医院,都是采用统一的急诊救治流程,防止因医院或值班人员技术水平或经验的 差异导致诊治延误。对于实施转运PCI的患者,由于实现了院前诊断,可以在救护车上启动导管室和患者准备,到达医院后实现绕行急诊和CCU方案,直接送达 导管室接受急诊PCI治疗,从而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目前该院的最短D2B时间为21 min、最短月平均D2B时间为56 min,达到了国际先进标准。网络内基层医院人员素质和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和区域性医疗技术水平也得以显著提高。
目前,广东省新成立的深圳市第四医 院和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均是按照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所建立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网络模式,尽管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有些差异,但基本原则都是以提高区 域内整体急救水平为出发点,也均在逐步发挥其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国内同行借鉴。

版权所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 粤ICP备09028423号
Email:tanning100@vip.163.com 网址:http://www.jcd.org.cn
地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二楼233室 邮编:5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