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4-17 点击数: 875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尤其是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应遵循尽早(立即给予)、足量(负荷/维持剂量)、长期(最好1年)的原则。
1979年Gruntzig 首先开展球囊扩张术,血管再通率可达90%,但急性/亚急性期血栓闭塞率高达10%~20%,6个月内再狭窄率高达30%~50%。1993年支架上市, 但荟萃分析表明:使用支架后靶血管的血栓闭塞率/再手术率等不良事件率从25.8%降低到11.8%,但仍有10%~20%再狭窄率。
2001年 RAVEL研究比较了DES与裸金属支架(BMS),证实DES的2年再狭窄率为 0%,从此DES成为PCI手术的主流,2010年全球约600万人使用DES。好景不长,2006年ESC会议上,Camenzind公布的荟萃分析表 明,置入DES的患者1、2和3年的死亡/再梗死率明显高于BMS患者(6.3% vs. 3.9%)。进一步分析发现,DES患者1年晚期血栓发生率增加近8倍,其中早期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最重要的原因,占28% 。
围术期治疗策略的优化——剂量之选
研究表明,PCI术前给以300 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在6 h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率80%的水平,而600 mg负荷剂量则可在2 h达到对血小板的最大抑制。
纳 入17 232 例PCI术后患者的CURRENT研究显示,高剂量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氯吡格雷600 mg,继以150 mg/d治疗7 d ,随后 75 mg/d;阿司匹林300~325 mg/d)可使冠脉造影确诊的支架血栓形成风险显著降低46%,给药第2 d即有获益(HR=0.49, P=0.018),直至治疗30 d(HR=0.58,P=0.016)。
已服用氯吡格雷者是否应再给高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是否应该延长高剂量维持时间?2009年纳入813例PCI术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研究表明:术前再给氯吡格雷600mg负荷剂量,然后给以150 mg/d共30 d,可使支架内血栓率从1.5% 降至0。
是 否所有的PCI患者都能从高负荷剂量中获益?2010年公布的ARMYDA-4 RELOAD 研究表明,与术前给以安慰剂相比,PCI术前再次给氯吡格雷600 mg负荷剂量,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5%,但这种获益仅见于ACS患者(OR=0.35,P=0.041)。
总之,不论是否已服用氯吡格雷,术前再次给以氯吡格雷600 mg负荷剂量,150 mg/d维持剂量给以7~30 d可显著降低支架血栓发生率,尤其是ACS患者。
维持期治疗策略的优化——疗程之争
病理研究发现,BMS置入后至少1个月内皮才能完全覆盖。为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发生,BMS术后DAPT至少1个月。DES在抑制平滑肌增生减少支架再狭窄 的同时,也抑制内皮的再生,容易引起晚期支架血拴。血管镜检查发现:半年内支架内仍有血栓存在者,BMS术后占28%,DES术后占 84%。因此,DES 术后DAPT至少6个月以上。
PCI术后的氯吡格雷治疗,6个月够不够?2007年完成的BASKET-LATE 研究中DAPT 6个月后停氯吡格雷,再随访12个月。7~1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BMS和DES的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8%和2.4%,说明DES术后6个月氯吡格 雷治疗可能不够;而DES组12个月氯吡格雷治疗,死亡率为0,提示DAPT 12个月以上可能有获益。2012年对美国退伍军人数据库4万多例PCI患者资料分析进一步证明这一点。
然而,DES时代的长期双抗治疗也带来了新问题,如出血风险及患者依从性、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等。2010年发表的EXCELLENT研究发现,DES术 后DAPT 6个月和12个月时的心源性死亡/心梗/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等终点事件及大出血率均无显著差异。2011年PRODIGY 研究中,PCI术后患者6个月和24个月氯吡格雷治疗的终点事件率无显著差异,24个月治疗组大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大型真实世界荟萃分析表明,术后3个月 内停药者支架内血栓增加2倍,3个月后停药则影响不大。
尽管存在争议,目前各国的指南均认为,置入DES 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维持12个月仍然是最佳选择。对于高度出血风险患者,由于出血风险大于获益,DAPT 可以缩短,或置入 BMS;而对于高度血栓风险患者,获益大于出血风险,DAPT 可以延长大于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