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3-04-19 点击数: 724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昨日,心力衰竭论坛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峻教授报告,2013年中国心力衰竭的诊疗指南正在撰写之中,并从指南大体框架上大致介绍了新指南中, 尚有争议的问题及几大更新修订之处。据黄教授介绍,该指南主体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临床评估、治疗和随访管理整体治疗。在临床评估方面,包括心脏病性质 及程度判断,心力衰竭程度判断、液体潴留及其严重程度判断以及其他生理功能评价。其中该指南是否借鉴ESC的诊断流程图还有待探讨。治疗评估主要是治疗效 果评估、疾病进展评估和预后评定。
随着国外指南的不断更新和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新版指南也必定会做出重大更新。黄教授重点介绍了新指南的15处更新。
第一,鉴于我国指南未包括儿童,因此考虑指南的命名中会明确是成人指南。
第二,病生理机制中会添加心肌损伤的表达。
第三,新指南中积极推荐应用心衰生物学标志物BNP/NT-proBNP(Ⅱa,C级)。
第四,该指标可用于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该指标可用于排除心衰诊断。新指南在急性心衰的评估上积极推荐应用BNP/NT-proBNP。
第五,新指南将修改对限钠、限水的描述。
第六,治疗药物的推荐有增无改。
第七,新指南依据EMPHASIS-HF研究结果扩大了醛固酮拮抗剂的应用范围。
第八,减慢心率成为慢性心衰治疗新靶标。提出了依伐布雷定的新适应证。
第九,指南明确提出不推荐药物,明确了可能有害而不予推荐的药物。
第十,心脏在同步化(CRT)治疗适用人群扩大。新指南针对非药物治疗适应证的调整既扩大又加以严格限制。
第十一,更新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标准除了考虑临床表现,还要考虑流行病学信息和BNP/NT-proBNP测定值。
第十二,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借鉴了ESC流程,并去除了四肢交换加压。关于支气管解痉剂的使用尚在讨论中。对于急性期的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新增加了静脉应用、原有的不停用,建议出院前上调剂量。此外,增加了新型利尿剂的应用如托伐普坦。
第十三,对于难治性和终末期心衰治疗,更新内容有,在优化药物和器械治疗后仍处于终末期心衰的患者,如果适合心脏移植,推荐置入LVAD或BiVAD。
第十四,心衰合并临床情况的处理也增加了新信息。
第十五,新指南中,ARB的定位仍限于用来替代ACEI,而不作为首选药物。同时指出,ACEI和ARB的合用需限制和谨慎。
第十六,地高辛的应用推荐级别为(Ⅱa,B级),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房颤患者,血压偏低患者可考虑早期应用作为基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