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5-06-25 点击数: 737
心衰患者常伴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包括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二者具有不同的机制和特点且均可增加心衰患者的死亡风险。关于心衰患者未经治疗的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我们需要记住以下十项内容。
1.30-50%的心衰患者会发生CSA.
2.CSA:控制呼吸运动的中枢(脑干)功能短暂性消失,导致呼吸肌运动停止、起到无气流;OSA:睡眠时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反复发生,导致窒息和缺氧。
3.CSA通常以潮式呼吸的形式出现。
4.心衰患者发生CSA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较高的NYHA分级、低射血分数、醒时低碳酸血症(PaCO2<38 mmHg)、高房颤患病率、较高的B型利钠肽水平以及夜间频繁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5.诊断CSA的金标准是多导睡眠图,或整夜睡眠研究(睡眠实验室进行)。CSA的特征性呼吸障碍表现包括:(1)在1期睡眠开始或结束时发生;(2)非 快速眼动睡眠;(3)周期性深、快、渐次加强-减弱的睡眠,其后是呼吸浅慢期,和/或呼吸暂停伴血氧饱和度变化;(4)窒息期伴胸或腹壁运动缺失。
6.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2.5次/小时预测CSA死亡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AHI每升高5次/小时,死亡率逐渐上升。
7.CSA的发病机制是:换气过度、循环延迟和脑血管反应性三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引起PaCO2变化高于或低于阈值,导致中枢对呼吸的调控异常。
8.呼吸暂停引起缺氧后复氧,夜间兴奋(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氧化应激,系统性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
9.缺乏关于CSA的大规模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终点是改善心衰和减少CSA.
10.CSA潜在的治疗方法包括:
(1)无创通气支持:CANPAP研究显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PAP)与变量影响和不良依从性相关。自适应压力支持伺服通气(ASV)可以克服CPAP的缺点。正在进行的ASV试验值得期待。
(2)夜间补氧:尽管短期研究显示,夜间补氧可提高AHI、运动能力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但它不能改善日间嗜睡、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压力支持疗法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这种方法。
(3)夜间补充二氧化碳:目前不推荐该法用于心衰伴CSA患者。
(4)心脏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心房夺获起搏的获益需要长期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证实。
(5)茶碱:总体来说,心脏刺激和致心律失常效应限制了茶碱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6)乙酰唑胺:其总体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乏大型长期研究;且低钾血症限制了其应用。
(7)膈神经刺激:将神经刺激导线放置于右头臂静脉或左心包隔静脉。膈神经刺激的早期临床经验是令人鼓舞的,但仍需大量研究来证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